在塑料制品工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大量廢棄塑料也在不斷產生。目前,廢塑料回收問題已成為全球亟待治理的污染問題。近年來,伴隨環保意識的提高,中國廢塑料回收體系正在不斷健全,廢塑料回收量也開始逐步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相關政策持續推動塑料回收再利用的背景下,國內塑料回收行業科技也在不斷迎來新突破。
6月26日,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研究稱,他們利用先進的核磁共振技術,精準識別混合廢塑料中的化學結構單元,并為其定制“化學反應套餐”,實現分步驟、分批次的精確轉化。該方法成功將復雜混合塑料廢棄物轉化為多種高附加值化學品。
據了解,這項技術有兩個突破性進展。一是徹底告別繁瑣分揀。它能夠直接處理生活中產生的最復雜的混合廢塑料,無論來源是餐盒、包裝袋、舊家電還是汽車內飾、紡織品,均無需進行復雜且效率低下的分類和預分離。二是產品價值實現質的飛躍。其產出不再是低價值的燃氣或燃料油,而是高分子單體、醫藥中間體、香料原料等市場高價值化學品。
5月28日,華東師范大學姜雪峰教授與趙銀松研究員團隊在《自然·可持續性》(Nature Sustainability)發表突破性成果,提出可見光/豐產銅催化芳基脫砜氯代策略,在常溫常壓、空氣兼容條件下實現聚砜塑料(PSFs)的高效化學回收。
與傳統回收技術相比,該技術展現出四大革新性突破:1.在常溫常壓及空氣環境中即可反應,低能耗壓縮生產成本;2.可直接處理復合塑料及粘合劑、抗氧化劑的真實廢棄物,適配塑料回收真實場景;3.降解產物為可直接用于聚合反應的二氯代雙芳基醚單體,而非低價值油/氣,實現 “塑料→高附加值化學品” 的閉環循環;4.氯自由基定向斷裂目標化學鍵,避免對分子中其他官能團的破壞
4月8日,惠城環保在廣東省揭陽市大南海石化工業區20萬噸/年混合廢塑料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成功點火。業內表示,這標志著惠城環保自主研發的“一步法”混合廢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術正式進入產業化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的核心技術是惠城環保獨創的“一步法”混合廢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術。該技術歷時8年研發,攻克了全量廢塑料分選技術、連續恒溫差壓輸送進料系統、逆流反應器設計、氯化氫捕集技術、多產烯烴催化劑設計以及自熱式能量循環等六大核心技術難題,構建了全鏈條廢塑料化學循環技術體系。
……
分析人事認為,2025年中國塑料回收行業科技的不斷突破,意味著標志著中國在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環經濟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些突破不僅提升了廢塑料的回收率和資源化利用水平,還推動了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國際合作,對未來中國塑料產業發展將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注:本文由塑料機械網(www.86pla.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光明日報、新浪財經。本站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并且鄭重提示所有閱讀者,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作為任何投資的參考意見和依憑。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雪山一行應邀出席“揭陽市綠色石化產品發展全球推介會”
中國包裝聯合會代表團參加此次活動受益匪淺,在活動期間組織會員單位積極與東粵化學溝通對接,圍繞“化學回收再生料高值化利用“牽頭立項,并達成合作意向。- 2025-07-25 15:11:06
- 10727
-
6月11日,美國Birch Biosciences公司宣布與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達成全球專利許可協議,以推進酶促塑料回收工藝。
- 2025-07-01 11:41:08
- 18569
-
Filao還啟動了與比利時負責家庭包裝廢物的選擇性收集、分類和回收的非營利組織Fost Plus的合作,將處理該組織收集的約70%的PET瓶。
- 2025-06-23 14:40:31
- 18890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