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讓傳統期刊和新媒體實現利益融合
——專訪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
導讀:在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即將拉開帷幕之時,《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專訪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就當前期刊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交流。
根據《2014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期刊業整體表現不容樂觀。在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即將拉開帷幕之時,《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專訪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就當前期刊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交流。
石峰:從統計數據看,期刊總的印刷發行量從2013年開始下滑,去年繼續下滑,并且速度加快。總體來說,我國期刊發展處于困難時期。一方面,期刊發展面臨新媒體的沖擊,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另一方面,期刊發展同時面臨體制、機制的轉型。就像發展中的中國經濟一樣,中國期刊業也正處于轉型中的陣痛期,很多期刊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比較迷茫,遇到了比較多的困難。
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中,期刊還是會處于一種繼續下滑的趨勢,但不會長期下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認為紙質期刊還有存在的空間和價值,我估計期刊下滑到25億冊左右可能會出現一個穩定期。這個判斷基于國家對于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每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全民閱讀的支持,對紙質出版物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此外,紙質出版物還有相當數量的讀者群存在。盡管很多年輕人轉向電子閱讀,但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真正的閱讀還是在紙質刊物。而且,長期使用電子閱讀帶來的各種問題、各種弊端也逐漸引起社會關注,這就意味著發展到一定階段,紙質閱讀人群可能會出現回歸。
與新媒體互動好的期刊上升明顯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您看來,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期刊發展呈現出什么樣的趨勢?有哪些新亮點值得關注?
石峰:有這樣兩個趨勢比較明顯:一個是整體總量繼續下滑,另外一個是期刊發展出現分化,一部分積極探索創新或者與新媒體有互動的雜志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今年中國期刊協會數字期刊分會聯合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信息中心一起共同主辦“2015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遴選活動,針對期刊在數字領域的影響力現狀,給予總結發布。可以說,檢測期刊的數字影響力對于推動當前期刊融合發展來說有積極作用。
此外,今年是中文期刊誕生200周年,我們在每年的創刊號展覽之外延伸出其他幾個展覽板塊,有“抗戰中的中國期刊”“中國期刊與汶川地震”“中國期刊和中國奧運”“中國期刊與‘一帶一路’”等,總體意思就是回看大事件中的中國期刊是如何做的。
融合要解決內容價值回歸的問題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說起融合,您認為當前期刊融合發展的進程如何?
石峰:對于融合發展,中央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目標、路徑等都很清楚,但是從目前來看,融合的成果或者說成功的案例還不是很明顯。期刊融合在路徑探索中,成功的經驗不是很多。我認為,重要原因在于內容價值的回歸在融合的過程中沒有解決好。
很明顯,在融合過程中,把內容更快、更好、更廣地傳播出去已經很容易實現,也看到了良好的效果,對社會是有益的。但是,這些融合并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沒有商業模式就難以實現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有成功的商業模式才可以助推其持續發展。我認為,要解決融合過程中內容價值回歸的問題,就要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融合過程中實現利益融合。
管理體制機制放活是關鍵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您看來,期刊要真正實現融合發展,還要做哪些改變?
石峰:其實,所有的問題后都是改革的問題。融合發展也好,兼并重組也好,做大經營也好,包括調動職工積極性也好,終的目標都要集中到管理體制上。目前,很多期刊出版單位還是編輯部形式,這樣的體制要成為市場主體就很困難。市場主體地位沒有真正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也沒有建立,在這樣的情況下,期刊要發展,管理上的放權、搞活非常重要。
那么,對于目前的期刊出版單位來說,現在能做的,就是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把可以做的事情做好。比如,把內容做好、做精、做細。另外,也要有探索的勇氣。市場上很多事情都在探索的過程中,期刊出版單位不要等,要抓住一切機會勇于嘗試,也許發展就會比別人先走一步。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報)
根據《2014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期刊業整體表現不容樂觀。在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即將拉開帷幕之時,《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專訪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就當前期刊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交流。

專訪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從《2014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中公布的數據來看,期刊業處于下滑狀態,您是如何看待當前中國期刊發展總體狀況的?石峰:從統計數據看,期刊總的印刷發行量從2013年開始下滑,去年繼續下滑,并且速度加快。總體來說,我國期刊發展處于困難時期。一方面,期刊發展面臨新媒體的沖擊,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另一方面,期刊發展同時面臨體制、機制的轉型。就像發展中的中國經濟一樣,中國期刊業也正處于轉型中的陣痛期,很多期刊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比較迷茫,遇到了比較多的困難。
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中,期刊還是會處于一種繼續下滑的趨勢,但不會長期下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認為紙質期刊還有存在的空間和價值,我估計期刊下滑到25億冊左右可能會出現一個穩定期。這個判斷基于國家對于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每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全民閱讀的支持,對紙質出版物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此外,紙質出版物還有相當數量的讀者群存在。盡管很多年輕人轉向電子閱讀,但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真正的閱讀還是在紙質刊物。而且,長期使用電子閱讀帶來的各種問題、各種弊端也逐漸引起社會關注,這就意味著發展到一定階段,紙質閱讀人群可能會出現回歸。
與新媒體互動好的期刊上升明顯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您看來,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期刊發展呈現出什么樣的趨勢?有哪些新亮點值得關注?
石峰:有這樣兩個趨勢比較明顯:一個是整體總量繼續下滑,另外一個是期刊發展出現分化,一部分積極探索創新或者與新媒體有互動的雜志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今年中國期刊協會數字期刊分會聯合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信息中心一起共同主辦“2015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遴選活動,針對期刊在數字領域的影響力現狀,給予總結發布。可以說,檢測期刊的數字影響力對于推動當前期刊融合發展來說有積極作用。
此外,今年是中文期刊誕生200周年,我們在每年的創刊號展覽之外延伸出其他幾個展覽板塊,有“抗戰中的中國期刊”“中國期刊與汶川地震”“中國期刊和中國奧運”“中國期刊與‘一帶一路’”等,總體意思就是回看大事件中的中國期刊是如何做的。
融合要解決內容價值回歸的問題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說起融合,您認為當前期刊融合發展的進程如何?
石峰:對于融合發展,中央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目標、路徑等都很清楚,但是從目前來看,融合的成果或者說成功的案例還不是很明顯。期刊融合在路徑探索中,成功的經驗不是很多。我認為,重要原因在于內容價值的回歸在融合的過程中沒有解決好。
很明顯,在融合過程中,把內容更快、更好、更廣地傳播出去已經很容易實現,也看到了良好的效果,對社會是有益的。但是,這些融合并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沒有商業模式就難以實現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有成功的商業模式才可以助推其持續發展。我認為,要解決融合過程中內容價值回歸的問題,就要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融合過程中實現利益融合。
管理體制機制放活是關鍵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您看來,期刊要真正實現融合發展,還要做哪些改變?
石峰:其實,所有的問題后都是改革的問題。融合發展也好,兼并重組也好,做大經營也好,包括調動職工積極性也好,終的目標都要集中到管理體制上。目前,很多期刊出版單位還是編輯部形式,這樣的體制要成為市場主體就很困難。市場主體地位沒有真正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也沒有建立,在這樣的情況下,期刊要發展,管理上的放權、搞活非常重要。
那么,對于目前的期刊出版單位來說,現在能做的,就是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把可以做的事情做好。比如,把內容做好、做精、做細。另外,也要有探索的勇氣。市場上很多事情都在探索的過程中,期刊出版單位不要等,要抓住一切機會勇于嘗試,也許發展就會比別人先走一步。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包裝印刷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包裝印刷網,http://www.9262w.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2025年版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
工信部公布2025年版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詳細]
- 02北京又有新動作!立項17項地方標準,涉
近日,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本市增補立項17項地方[詳細]
- 03科技成果賦智化工“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科技成果賦智化工“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活動以“科技賦能,積[詳細]
- 04上緯新材|煥裝升級,品質始終如一!
此次包裝升級為正常的更新迭代,如因包裝更換事宜給您帶來不[詳細]
- 05總裁觀點 | 科思創雷煥麗出席中歐企業
上周,中歐企業家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近60位中歐商[詳細]
- 06巴斯夫集團發布2025年二季度財務數據
巴斯夫集團2025年二季度銷售額為158億歐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詳細]
- 07寧波市對口地區產業合作夏季交流會暨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鏈對接會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搭建了寧波市與對口地區產業合作的[詳細]
- 08陶氏公司發布INNATE™ TF 220精密包裝樹脂
陶氏公司宣布其INNATE?TF220樹脂取得顯著創新突破,在支持[詳細]
- 012025年7月中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
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是指重要生產資料經營企業的[詳細]
- 02祝賀2025印尼國際造紙和印包工業展覽會
本次由專委會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鄭輝、副秘書長李江為代表前[詳細]
- 03陶氏公司發布INNATE™ TF 220精密包裝樹脂
陶氏公司宣布其INNATE?TF220樹脂取得顯著創新突破,在支持[詳細]
- 042025年版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
工信部公布2025年版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詳細]
- 05樂美包裝2024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
2024年樂美包裝以創新技術引領行業變革,以卓越品質滿足客戶[詳細]
- 06北京又有新動作!立項17項地方標準,涉
近日,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本市增補立項17項地方[詳細]
- 07攜手博斯特,智啟未來:陜煤地質實業以
此次引進博斯特先進的模切與糊盒生產線,并集成先進的在線檢[詳細]
- 08寧波市對口地區產業合作夏季交流會暨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鏈對接會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搭建了寧波市與對口地區產業合作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