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消防救援局發布內部文件,決定在全國開展消防智能接處警和智能指揮系統及“全國消防一張圖"建設,建立系統常態化更新升級和指揮實戰化新型工作機制,力爭到2021年末,在全國基本構建形成滿足“全災種、大應急"實戰需求的新一代應急救援指揮及信息化、智能化支撐體系。
至2021年02月底,完成不少于1個支隊(直轄市總隊完成本級)的智能接處警系統示范建設;
至2021年04月底,消防救援局及各總隊完成本級智能指揮系統建設,與智能接處警系統充分融合對接;
至2021年12月底,各總隊全面推廣示范建設經驗,完成所有支隊的智能接處警系統更新換代;


現有接處警系統使用時間較長,功能設計、技術手段在現業務需求前顯得捉襟見肘、缺失較多。主要表現在:

現有實戰指揮平臺在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信消防智能接處警系統包含多個功能模塊,如接警智能語音識別,智能要素提取,自動預調派以及一鍵調派,全要素警情管理,智能指揮“一張圖"等,實現實時、動態、互動、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傳遞、分析、監測、預警、處置、治理,有效提升城市消防綜合防控水平。

四信消防智能接處警系統全面推進接處警智能化、信息化,完成了幾大創新點:
一、接警調派環節實行“預調派"
將傳統的單個直接指令分割成“預調派"指令和“一鍵調派"指令,經過實際推演運行,指揮中心能夠在接入20秒內以“預調派"指令向轄區消防站下達“預出動"命令,有效提供出動效率,在實際推演運行時,從指揮中心接警到消防站首車出庫可縮短約40秒時間。
二、實現模塊化調派
對各個消防站力量按建筑、廠房、化工等進行最小單元編組,根據不同災害類型調派消防站1至N個編組出動,同時將專業隊力量及特種災害力量進行模塊化編成,后根據災情自動匹配相關模塊,以模塊為單位,實現一鍵清單式調派,為快速、專業調派奠定了基礎。


三、“預部署"
消防車途中行駛時間占據了首戰力量到場的絕大部分時間,系統實現以路線、最短時間規劃導航路線,并協助消防員充分利用途中時間,提前為到場后的行動做“預部署":
①智能優化導航,智能多點調派模式,在等級響應特殊時期、上下班高峰期間、橋隧道發生災害事故時,采取多點調派、反向調派,并智能規劃導航路線,以時間到達災害現場展開戰斗。

②依托智能APP,強化途中戰斗部署,指揮中心根據后期報警人員、現場人員反饋的災情信息,通過電臺、短信、APP等方式及時反饋至參戰指戰員,指戰員在途中確定到場力量部署,實現精準分工和到場迅速展開。

四、基于一張圖的可視化實戰指揮
實現基于“消防一張圖"的現場處置決策指令、各類圖傳終端實時圖像、現場全景、二維、三維模型、救援力量動態分布等可視化直觀呈現,便于指揮中心“一攬全局"科學決策;在解決戰評復盤信息收集難方面,實現以時間軸為順序,以災情為中心的各類指令信息流和視頻圖像的匯集和回放。

五、建立全要素警情跟蹤管理系統
輔助指揮決策。將各類災害類型預案、重點單位預案、安全提示、指揮輔助決策、技戰術、崗位職責全部導入系統。根據災情動態信息,結合行動各個環節推送下達相關輔助決策信息,為參戰人員提供指揮決策。
六、系統深度融合
系統接入我司綜合處置平臺隊伍內部應用,瞄準預警信息及時化、警情受理精準化、調派處置科學化、輔助決策智能化、指揮機制高效化的目標,實現以科技賦能應急救援行動

七、強化部門聯勤聯動
系統支持與其他應急救援力量開展聯勤聯動、協同,當發生災情后,指揮中心依據需求上報相關聯動信息,平臺根據指令等級協同相關應急救援力量到場協同處置,切實提升災情處置效率。
八、新增“智能標簽"
多維度定義系統要素,例如警情,為未來智慧消防大腦大數據分析研判提供新維度。

九、消火栓三維碼警情定位系統
報警人不清楚具體位置的情況下,可以就近找尋消火栓,通過消火栓上的銘牌編號即可幫助指揮中心快速定位災害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