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和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智能體作為大模型應用的主要形態,高度貼合日益復雜的提質增效需求。加快推動智能體技術應用將成為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是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加速進入“模型研發-應用盈利-反哺科研”正向循環的可行路徑。
2025年6月22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5上聯合發布了《智能體技術和應用研究報告(2025年)》,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臺與工程化部主任曹峰對報告進行了深入解讀。
該報告重點圍繞智能體發展概述、關鍵技術、產業應用、問題挑戰、發展建議五大方面,通過梳理智能體技術和應用發展現狀,呈現行業應用成效,分析當前問題挑戰,旨在為智能體產業生態建設提供系統性參考。
報告主要內容
1. 發展概述:智能體推動人工智能原生應用建設
智能體演進之路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作為人工智能應用的高階形態,智能體通常是指能夠感知環境、理解指令、規劃決策、執行任務的軟件系統或硬件實體。智能體兼具科研與應用雙重價值,已展示出對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和支撐力。智能體將重塑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大幅提升應用方的生產效率,推動人工智能原生應用建設。
2. 關鍵技術:智能體破解大模型有腦無手困局
智能體通過多模態交互、大小模型協同、任務分解與規劃、工具調用等技術,構建起從感知到執行的完整閉環系統,有效解決了大模型“有腦無手”的難題,進而實現更廣泛的互動和功能擴展。隨著多智能體系統正逐步成為構建智能生態的重要支撐形態,以MCP、 A2A等為代表的大模型和智能體通信協議,為信息孤島和通信兼容性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降低了智能體系統集成復雜性,進一步拓寬了智能體能力邊界。
3. 產業應用:智能體應用場景持續走深向實
智能體正從技術探索邁向場景深耕階段,其應用邊界持續向行業核心業務場景延伸,正成為推動社會生產變革的重要力量。比如,制造業的預測性維護、金融業的實時風控、醫療領域的精準診斷等場景已驗證智能體的規模化價值。結合行業實踐,分析智能體的典型應用場景,提供可參考的落地路徑,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4. 問題挑戰:智能體發展仍面臨困難與挑戰
當前智能體發展處于初級階段,仍面臨一定的困難與挑戰。在技術底座方面,智能體決策與規劃能力不足,多智能體協同尚不成熟。在應用場景方面,高價值、個性化的智能體應用場景挖掘不深,應用生態存在碎片化問題。在安全治理方面,智能體在應用過程中隱私安全面臨多重風險,標準規范仍不健全。
5. 發展建議:智能體向上向陽發展潛力巨大
該報告對智能體發展提出建議。一是全方位加強大模型攻關,夯實智能體技術底座。圍繞“自主決策能力提升-跨領域學習能力增強-高性能設施支撐”三大維度構建發展新范式。二是多領域促進智能體落地,推動應用普惠向實。加速智能體技術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形成“技術賦能-場景驅動-社會反哺”的良性循環。三是高標準引導可信賴發展,對齊人類價值偏好。以倫理道德為約束,推動智能體與人類價值觀深度對齊。通過健全法律政策體系為智能體技術的發展提供明確規范和引導。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智無界 慧共生 | 2025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盛大啟幕!
7月28日,“智無界 慧共生”2025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拉開序幕。- 2025-07-30 11:17:45
- 4317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