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古語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么,于互聯網時代的傳統造紙行業而言,又當如何呢?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讓很多行業看到了新機遇,不少傳統行業都想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來給自己行業帶來新的發展生機。作為傳統制造業的造紙行業早已看到這一商機,不管是包括生活用紙等快消品的網上*,還是包裝紙板、印刷用紙和部分特種紙等基礎原材料產品的供應,都為造紙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2015年“兩會”期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所謂的“+”是指傳統制造業,即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市場。在國家積極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的當前,造紙業的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一邊是生活用紙、包裝用紙的風生水起,一邊是文化用紙的一蹶不振,如何更好的與互聯網融合,是每位造紙圈內人士值得研究和深思的問題。
危言聳聽 造紙業或將消失
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很多人的閱讀習慣,電子閱讀正在逐漸取代紙質書本、報紙、雜志,成為人們閱讀的主要途徑。數字化閱讀和碎片化閱讀大行其道,讓傳統紙媒遭受著內容銷售和廣告銷售的雙重困境,也讓眾多印刷用紙、新聞紙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有專家預測,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傳統紙媒被數字媒體取代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一時間,紙業消亡的消息不脛而走。
2014年以來,國產新聞紙價格一直處于歷史低位,全國平均價格已從4350元/噸下調到4100元/噸。中國新聞紙生產企業陸續開始紙機轉產計劃,華泰紙業作為中國大的新聞紙制造基地早前已完成了9號機的轉產;2014年廣紙集團5號機也完成了轉產。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韓國大的新聞紙生產商全州造紙公司近日決定,將繼續對公司所屬全州工廠、清州工廠實施停產。全州造紙于2014年第3季度、第4季度期間對上述2家工廠也實施了停產措施,總計減產新聞紙約6.5萬噸;歐洲市場,芬歐匯川之前宣布關閉的四條生產線中包括兩條新聞紙機,分別位于法國和英國;據統計,在北美地區2014年有近80萬噸新聞紙產能退出。
如此看來,移動互聯網對文化用紙的打擊還真不小,但這種打擊絕非毀滅性。雖然電子書本讀起來要比紙質書方便,不可避免地會對傳統紙質出版帶來一定沖擊,但要說完全代替紙質出版,還為時過早。傳統紙媒將從“量”向“質”轉變,信息的質量和深度是以信息數量和速度取勝的數字化媒體所不能匹敵的,而作為與之休戚相關的紙業也將告別高產時代,朝著高質量、高標準的方向發展。所以,在未來紙張會消減但不會消失。
絕地反擊 新常態下新發展
如今,文化用紙和包裝用紙的處境可謂冰火兩重天。互聯網的發展,讓與傳統紙媒唇齒相依的文化用紙手足無措,但卻造就了與網購輔車相將的包裝用紙市場的如火如荼。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3年*購包裹的數量達到90億件,2014年達140億件,同比增長52%,躍居世界。隨著網購的興起,很多生產瓦楞、白卡、白板的包裝用紙企業將眼光對準了物流快遞紙箱市場。據相關數據分析,2011年,包裝行業工業總產值為9296.39億元,以瓦楞包裝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在占全國包裝業工業總產值10%計算,2011年瓦楞包裝行業工業總產值估計達到900億元,企業數量達到2000家。同樣受益的還有快遞單——無碳復寫紙。冠豪高新通過深入調研分析下游印刷行業,認為物流快遞運單印刷市場空間發展潛力巨大,且現有企業大多數為民營企業,都共同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現在進入物流快遞運單印刷行業時機準確。2014年10月,冠豪高新通過增資并購,以營改增,將產業鏈延伸到下游物流快遞運單印刷市場。
除了物流方面,影響造紙行業的還有經營模式的改變。連年的擴產,加劇市場競爭,讓生活用紙這一行業毛利較高的市場也淪陷了。在主營銷售渠道費用增加、零售價格不斷下跌以及實體店面高額入場費的多重壓力下,越來越多的生活用紙企業開始與電商合作,轉變經營模式。電商平臺擁有獨立運用的銷售、物流模式,可以幫助紙企節約成本、去庫存,讓紙企擺脫“價格大戰”。
“這是個好的時代,這是個壞的時代”,用來形容現在的造紙業恰如其分。這是個好的時代,中國造紙行業解決了生產不能滿足市需求的難題,擺脫了紙品依賴進口的局面,成為世界造紙工業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這是個壞的時代,產能過剩、行業集中度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行業洗牌已然吹響號角,進入“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是遲早的事,那么早一點走入,或許就可以早日分得一杯羹。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讓很多行業看到了新機遇,不少傳統行業都想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來給自己行業帶來新的發展生機。作為傳統制造業的造紙行業早已看到這一商機,不管是包括生活用紙等快消品的網上*,還是包裝紙板、印刷用紙和部分特種紙等基礎原材料產品的供應,都為造紙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2015年“兩會”期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所謂的“+”是指傳統制造業,即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市場。在國家積極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的當前,造紙業的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一邊是生活用紙、包裝用紙的風生水起,一邊是文化用紙的一蹶不振,如何更好的與互聯網融合,是每位造紙圈內人士值得研究和深思的問題。
危言聳聽 造紙業或將消失
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很多人的閱讀習慣,電子閱讀正在逐漸取代紙質書本、報紙、雜志,成為人們閱讀的主要途徑。數字化閱讀和碎片化閱讀大行其道,讓傳統紙媒遭受著內容銷售和廣告銷售的雙重困境,也讓眾多印刷用紙、新聞紙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有專家預測,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傳統紙媒被數字媒體取代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一時間,紙業消亡的消息不脛而走。
2014年以來,國產新聞紙價格一直處于歷史低位,全國平均價格已從4350元/噸下調到4100元/噸。中國新聞紙生產企業陸續開始紙機轉產計劃,華泰紙業作為中國大的新聞紙制造基地早前已完成了9號機的轉產;2014年廣紙集團5號機也完成了轉產。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韓國大的新聞紙生產商全州造紙公司近日決定,將繼續對公司所屬全州工廠、清州工廠實施停產。全州造紙于2014年第3季度、第4季度期間對上述2家工廠也實施了停產措施,總計減產新聞紙約6.5萬噸;歐洲市場,芬歐匯川之前宣布關閉的四條生產線中包括兩條新聞紙機,分別位于法國和英國;據統計,在北美地區2014年有近80萬噸新聞紙產能退出。
如此看來,移動互聯網對文化用紙的打擊還真不小,但這種打擊絕非毀滅性。雖然電子書本讀起來要比紙質書方便,不可避免地會對傳統紙質出版帶來一定沖擊,但要說完全代替紙質出版,還為時過早。傳統紙媒將從“量”向“質”轉變,信息的質量和深度是以信息數量和速度取勝的數字化媒體所不能匹敵的,而作為與之休戚相關的紙業也將告別高產時代,朝著高質量、高標準的方向發展。所以,在未來紙張會消減但不會消失。
絕地反擊 新常態下新發展
如今,文化用紙和包裝用紙的處境可謂冰火兩重天。互聯網的發展,讓與傳統紙媒唇齒相依的文化用紙手足無措,但卻造就了與網購輔車相將的包裝用紙市場的如火如荼。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3年*購包裹的數量達到90億件,2014年達140億件,同比增長52%,躍居世界。隨著網購的興起,很多生產瓦楞、白卡、白板的包裝用紙企業將眼光對準了物流快遞紙箱市場。據相關數據分析,2011年,包裝行業工業總產值為9296.39億元,以瓦楞包裝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在占全國包裝業工業總產值10%計算,2011年瓦楞包裝行業工業總產值估計達到900億元,企業數量達到2000家。同樣受益的還有快遞單——無碳復寫紙。冠豪高新通過深入調研分析下游印刷行業,認為物流快遞運單印刷市場空間發展潛力巨大,且現有企業大多數為民營企業,都共同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現在進入物流快遞運單印刷行業時機準確。2014年10月,冠豪高新通過增資并購,以營改增,將產業鏈延伸到下游物流快遞運單印刷市場。
除了物流方面,影響造紙行業的還有經營模式的改變。連年的擴產,加劇市場競爭,讓生活用紙這一行業毛利較高的市場也淪陷了。在主營銷售渠道費用增加、零售價格不斷下跌以及實體店面高額入場費的多重壓力下,越來越多的生活用紙企業開始與電商合作,轉變經營模式。電商平臺擁有獨立運用的銷售、物流模式,可以幫助紙企節約成本、去庫存,讓紙企擺脫“價格大戰”。
“這是個好的時代,這是個壞的時代”,用來形容現在的造紙業恰如其分。這是個好的時代,中國造紙行業解決了生產不能滿足市需求的難題,擺脫了紙品依賴進口的局面,成為世界造紙工業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這是個壞的時代,產能過剩、行業集中度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行業洗牌已然吹響號角,進入“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是遲早的事,那么早一點走入,或許就可以早日分得一杯羹。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PM6紙板廠項目采用先進的紙機工藝技術,規模為日處理廢舊瓦楞紙2400噸,年產規模為70萬噸,日處理廢水量20160立方米。
- 2022-06-22 10:09:41
- 1928
-
DS Smith 和能源方案解決者E.ON(英國的能源燃氣公司)共同宣布將在英格蘭肯特的Kemsley造紙廠打造具備世界前列技術水平的熱電設施(CHP)。
- 2019-05-05 09:33:02
- 2307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