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悉,2014年我國造紙工業在諸多不利的環境下,仍然做到生產運營保持基本平穩,產銷基本平衡,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較好。但市場需求仍然趨弱,企業盈利空間持續收窄,行業整體尚未走出疲弱態勢。
近日,中國造紙協會發布了中國造紙工業2014年度報告。報告表明,在經濟深度調整和我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全行業積極適應經濟新形勢,以提高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根本任務,在構筑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質量效益型的綠色紙業發展總目標的前提下,通過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克服了多重困難,維護了全行業平穩運行和適度增長的局面。
據中國造紙協會調查資料,2014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3000家,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10470萬噸,較上年增長3.56%。消費量10071萬噸,較上年增長2.95%,人均年消費量為74千克(13.68億人)。
據國家*統計,2014年1~12月規模以上造紙生產企業2962家;主營業務收入7879億元,同比增長5.22%;工業增加值增速3.70%;產成品存貨320億元,同比增長7.18%;利稅總額594億元,同比增長-4.94%,其中利潤總額362億元,同比增長-4.68%。
據中國造紙協會調查資料,2014年全國紙漿生產總量7906萬噸,較上年增長3.33%。其中:木漿962萬噸,較上年增長9.07%;廢紙漿6189萬噸,較上年增長4.19%;非木漿755萬噸,較上年增長-8.93%。2014年全國紙漿消耗總量9484萬噸,較上年增長3.68%。木漿2540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27%;廢紙漿6189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65%;非木漿755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8%。
根據國家*數據,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紙制品生產企業3829家,生產量6635萬噸,較上年增長24.62%;消費量6372萬噸,較上年增長25.38%;進口量13萬噸,出口量276萬噸。
中國造紙協會在該年度報告中指出,2014年我國造紙工業在諸多不利的環境下,仍然做到生產運營保持基本平穩,產銷基本平衡,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較好。但市場需求仍然趨弱,企業盈利空間持續收窄,行業整體尚未走出疲弱態勢。
聯系2015年造紙行業的發展情況,一起來梳理下造紙行業現階段發展的三大特點。
1.造紙行業收縮:全行業進入一個平穩發展階段,產量停滯,部分又負增長。2015年一季度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2690萬噸,同比下降2.3%。近行業出現零增長,2013年機制紙產量增1%,2014年增長2.8%。但是2015年一季度出現了負增長。造紙行業一直以來是和國民經濟增長是正相關的,但是現在來看造紙已經和GDP的增長脫鉤。從紙的種類來說,文化用紙是收縮,生活用紙的量,包裝紙一季度同比增長13.9%,瓦楞紙同比增長8.3%,總產量在收縮,但是包裝紙比較好。
2.行業內部出現分化:大企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小企業被淘汰的步伐加快,大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行業現在份額從2010年底17%升到2014年底26%,分化原因兩條:(1)環保壓力。(2)造紙行業形成了投資黑洞。新增固定資產非常快,但是利潤沒有增長。產能替代低端產能,開工率低使得社會投資資金沉淀,還有一部分投資在環保方面去。今年3月底規模以上造紙企業數2759家,比14年底,一季度減少203家。輕工全行業企業數增加了5%,造紙行業企業數三個月減少了7%,說明造紙行業到了拐點的時候。大企業在價格上有一定話語權,比如說包裝紙經過幾年的調整,玖龍紙業帶動大多數企業提價;文化用紙開工率不足,價格難以走高,但會隨著產量的負增長,一部分企業淘汰出局,也會步包裝紙行業的后塵,但是提價時間要長一點。
3.變革:(1)需找新的突破點。典型如太陽紙業生產木糖醇,華泰紙業從原來的新聞紙,轉型到文化用紙,新聞紙產量收縮。(2)選擇新的革命性技術。例如上市公司青山紙業引進超聲波制漿技術,可能給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透過現狀,看未來造紙行業的發展趨勢。
1.集中度進入快速的提高期。
2.紙有前景。
3.新的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技術出現。
4.走出去成為行業的重要支撐力量,一帶一路拉動了一些企業的提升,對于造紙行業是重要的機遇。
近日,中國造紙協會發布了中國造紙工業2014年度報告。報告表明,在經濟深度調整和我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全行業積極適應經濟新形勢,以提高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根本任務,在構筑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質量效益型的綠色紙業發展總目標的前提下,通過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克服了多重困難,維護了全行業平穩運行和適度增長的局面。
據中國造紙協會調查資料,2014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3000家,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10470萬噸,較上年增長3.56%。消費量10071萬噸,較上年增長2.95%,人均年消費量為74千克(13.68億人)。
據國家*統計,2014年1~12月規模以上造紙生產企業2962家;主營業務收入7879億元,同比增長5.22%;工業增加值增速3.70%;產成品存貨320億元,同比增長7.18%;利稅總額594億元,同比增長-4.94%,其中利潤總額362億元,同比增長-4.68%。
據中國造紙協會調查資料,2014年全國紙漿生產總量7906萬噸,較上年增長3.33%。其中:木漿962萬噸,較上年增長9.07%;廢紙漿6189萬噸,較上年增長4.19%;非木漿755萬噸,較上年增長-8.93%。2014年全國紙漿消耗總量9484萬噸,較上年增長3.68%。木漿2540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27%;廢紙漿6189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65%;非木漿755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8%。
根據國家*數據,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紙制品生產企業3829家,生產量6635萬噸,較上年增長24.62%;消費量6372萬噸,較上年增長25.38%;進口量13萬噸,出口量276萬噸。
中國造紙協會在該年度報告中指出,2014年我國造紙工業在諸多不利的環境下,仍然做到生產運營保持基本平穩,產銷基本平衡,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較好。但市場需求仍然趨弱,企業盈利空間持續收窄,行業整體尚未走出疲弱態勢。
聯系2015年造紙行業的發展情況,一起來梳理下造紙行業現階段發展的三大特點。
1.造紙行業收縮:全行業進入一個平穩發展階段,產量停滯,部分又負增長。2015年一季度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2690萬噸,同比下降2.3%。近行業出現零增長,2013年機制紙產量增1%,2014年增長2.8%。但是2015年一季度出現了負增長。造紙行業一直以來是和國民經濟增長是正相關的,但是現在來看造紙已經和GDP的增長脫鉤。從紙的種類來說,文化用紙是收縮,生活用紙的量,包裝紙一季度同比增長13.9%,瓦楞紙同比增長8.3%,總產量在收縮,但是包裝紙比較好。
2.行業內部出現分化:大企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小企業被淘汰的步伐加快,大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行業現在份額從2010年底17%升到2014年底26%,分化原因兩條:(1)環保壓力。(2)造紙行業形成了投資黑洞。新增固定資產非常快,但是利潤沒有增長。產能替代低端產能,開工率低使得社會投資資金沉淀,還有一部分投資在環保方面去。今年3月底規模以上造紙企業數2759家,比14年底,一季度減少203家。輕工全行業企業數增加了5%,造紙行業企業數三個月減少了7%,說明造紙行業到了拐點的時候。大企業在價格上有一定話語權,比如說包裝紙經過幾年的調整,玖龍紙業帶動大多數企業提價;文化用紙開工率不足,價格難以走高,但會隨著產量的負增長,一部分企業淘汰出局,也會步包裝紙行業的后塵,但是提價時間要長一點。
3.變革:(1)需找新的突破點。典型如太陽紙業生產木糖醇,華泰紙業從原來的新聞紙,轉型到文化用紙,新聞紙產量收縮。(2)選擇新的革命性技術。例如上市公司青山紙業引進超聲波制漿技術,可能給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透過現狀,看未來造紙行業的發展趨勢。
1.集中度進入快速的提高期。
2.紙有前景。
3.新的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技術出現。
4.走出去成為行業的重要支撐力量,一帶一路拉動了一些企業的提升,對于造紙行業是重要的機遇。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中國造紙協會日前批準發布《精制印刷紙》(T/CPA 007-2025)團體標準,自2025年4月1日起實施。
- 2025-03-06 13:23:49
- 18030
-
印刷廠脫硫脫硝用什么辦法?澤宇環境向你推薦——印刷廠玻璃鋼脫硫脫硝塔,主體結構采用經改性的耐高溫的玻璃鋼材質,耐高溫、耐酸堿、耐腐蝕、耐老化,洗滌式工作原理,除塵脫硫效率高,節水、節電,運行費用更低。
- 2022-09-21 11:38:49
- 1646
-
六月來臨,夏季正當時,無論是易燃易爆品,還是各種毒害物質,印刷廠在日常生產中都一定要做好監督監管,定期檢查檢測,否則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
- 2019-06-12 11:07:09
- 3179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