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繼去年多家印刷企業更名后的又一波印企更名潮,且“去印刷化”趨勢都很鮮明。對此,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雙儒直言:“未必都要更名,但轉型勢在必行。”
就在此前一天的5月19日,香港上市公司中國威力印刷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更名為藍天威力控股有限公司。
沒有掛牌儀式,沒有嘉賓剪彩,中印集團低調更名。由于中印集團是印刷行業的“國家隊”,更名后成為國內以“文化產業”命名的國字頭集團,這不得不讓人特別看待。
兩家公司為何更名?中印集團總經理羅鈞對中國包裝網記者說:“2012年5月集團劃歸中國國新控股公司管理后,國新控股向集團提出向文化產業轉型的要求。當然,集團自身也有轉型意愿。”
羅鈞分析認為,此前集團主業為書刊印刷,但出版業面臨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沖擊,為之服務的印刷業也同樣受到影響。同時,印刷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就要求必須尋找新的出路,正好文化產業迎來了大發展的好時機。
而中國威力印刷也在公告中提出,新名稱將展現一個嶄新的公司形象,并反映公司策略及集團未來業務發展。這家在廣東省河源市開設了印刷工廠的外向型印企,同樣從出口市場感受到涼意。中國威力印刷的主業為書籍印刷及*產品(如兒童立體圖書和文具)制造,其2013年年報中提到,公司主業表現不斷轉差,除疲弱的市場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外,還由于數碼印刷解決方案的發展、電子書的日益普及。
隨著印刷企業的轉型和新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在國內,名稱去印刷化的企業將越來越多,而“文化”、“傳播”、“傳媒”、“信息”等詞匯也將成為這些更名企業選擇的部分熱詞。在世界范圍內容,這種更名的趨勢隨著印刷行業影響力度的下降也會呈加快趨勢。
就在此前一天的5月19日,香港上市公司中國威力印刷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更名為藍天威力控股有限公司。
沒有掛牌儀式,沒有嘉賓剪彩,中印集團低調更名。由于中印集團是印刷行業的“國家隊”,更名后成為國內以“文化產業”命名的國字頭集團,這不得不讓人特別看待。
兩家公司為何更名?中印集團總經理羅鈞對中國包裝網記者說:“2012年5月集團劃歸中國國新控股公司管理后,國新控股向集團提出向文化產業轉型的要求。當然,集團自身也有轉型意愿。”
羅鈞分析認為,此前集團主業為書刊印刷,但出版業面臨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沖擊,為之服務的印刷業也同樣受到影響。同時,印刷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就要求必須尋找新的出路,正好文化產業迎來了大發展的好時機。
而中國威力印刷也在公告中提出,新名稱將展現一個嶄新的公司形象,并反映公司策略及集團未來業務發展。這家在廣東省河源市開設了印刷工廠的外向型印企,同樣從出口市場感受到涼意。中國威力印刷的主業為書籍印刷及*產品(如兒童立體圖書和文具)制造,其2013年年報中提到,公司主業表現不斷轉差,除疲弱的市場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外,還由于數碼印刷解決方案的發展、電子書的日益普及。
隨著印刷企業的轉型和新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在國內,名稱去印刷化的企業將越來越多,而“文化”、“傳播”、“傳媒”、“信息”等詞匯也將成為這些更名企業選擇的部分熱詞。在世界范圍內容,這種更名的趨勢隨著印刷行業影響力度的下降也會呈加快趨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1-6月份造紙和紙制品業利潤下降21.4%;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利潤下降1.0%
1—6月份,造紙和紙制品業實現利潤總額175.7億元,同比下降21.4%;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實現利潤總額152.5億元,同比下降1.0%。- 2025-07-29 14:16:42
- 7116
-
【包協動態】紙委會丨2025紙委會主任工作會議在上海金山紙業召開
在當前市場內卷嚴重,惡性的價格競爭對企業傷害,經營困難,如何突破經營瓶頸。協調行業公平競爭,利用智能設備,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競爭力,共同探討。- 2025-07-17 15:02:42
- 15115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