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zhan摘要】環境問題是一個性的問題,正在威脅人類的生存空間和文明的延續。隨著人口持續增長、經濟總量增加、消費水平提高,資源短缺、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退化、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各國都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嚴重挑戰。
2011年10月20日,*發布《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積極推進環保稅費改革,研究開征環境保護稅。
印刷企業的催命稻草?
印刷仿佛注定是會對環境做成傷害,在還未有數碼打稿的時代,印前要經過曬菲林,拼大版、曬版等工序,當中的化學原料,往往成為污染環境的兇手。印刷時,油墨中的化學物質、洗車水以及噪音均會對環境做成*的污染。此次對于環保稅的征收引起了很多業內人士的重視,一些人認為這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進步,值得提倡。同時也有一些人表示了擔憂,畢竟目前印刷企業正處于薄利階段,很多企業舉步維艱,如果再加上環保稅的壓力,很可能會壓垮一批實力不算雄厚的印刷企業。
擺在我們面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我國印刷企業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小。加上金融危機的陰影,紙價的上漲,活源不足等諸多不利因素,環保稅一旦開征,必然又會對印刷企業造成一次*的沖擊。環保稅會否成為壓死印刷企業的后一刻稻草,這取決于國家相關政策調整的幅度和企業自身的生命力。由政府主導的環保稅會危害印刷企業的利潤率。從長遠來看,企業來說要想保持較高的利潤,特別是對于中國印刷企業,只有向內部挖潛,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方可立于不敗之地。
“環保”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不好,企業可能會背上沉重包袱,但如果用好了必會增加企業效益。印刷企業可以通過廢紙回收和印版再生,其它廢棄物集中處理并循環利用,即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又降低了成本。同時有了“環保”的標簽,可以爭取到很多大的訂單,同時彰顯了一個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的擔當,增加了社會認可度。
總之,無論環保稅的征收會在印刷界掀起怎樣的波瀾,我們印企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在今后環保是一種必然,那么就讓我們及早著手,打有準備之杖。
環保稅面臨哪些難題?
理論上環保稅的對象應包括四個方面:部分是污染排放,建立在污染排放量的基礎之上,可以從排污收費轉化,相當于費改稅;第二部分是污染產品,對一些有潛在污染的產品,或者一次性消費的資源產品,進行征稅;第三部分是生態保護稅,如一些地方的礦產資源開發涉及生態破壞的問題,應開征生態補償稅;第四部分是碳排放。然而,開征初期的環保稅可能難以同時實現上述要求。依照當年課題小組報送的環保稅實施方案,以排污收費整體轉為環保稅的做法為簡單利于實施。
稅收的作用無外乎兩點,收入和調控。我國從1978年開始實行排污收費制度,到去年,征收規模每年依然不足200億,僅相當于當年財政收入的1/4000。由于現有排污費規模過小,收入功能基本可以忽略,而另一方面,環境稅開征之初不可能達到高稅率,這就很難威懾污染企業,想指望其發揮調控拉動功能的確不現實。
指望單一稅種改變環保整體面貌確實不太可能,要更好地發揮環保稅在遏制污染上的作用,既需要環保稅制度的合理設計,也需要多種環境政策手段協同作戰。同時,嚴格的排放標準、環保部門強有力的監管,都成為保障環保稅起效的重要環節。
會不會增加企業負擔?
2007年,環保稅進入研究階段,當時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與現在有很大不同。“這樣的形勢之下,一個新稅種的出臺當然要慎之又慎。”馬中認為,由于總量非常小,稅負低,環保稅的開征并不會對企業造成實質沖擊,只是對企業心理上的影響有可能放大成社會影響,值得預防和警惕。
*,無論基于中國是當前世界上排放大國的現實,還是哥本哈根會議中國政府做出有關減排的莊嚴承諾(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之2005年減少40%-45%),在近十幾年中,隨著減排壓力逐漸加大,人們對環境保護稅的期盼逐漸強烈。
開征環保稅,不僅將對國內的環保事業帶來*的利好,對整個環境產業的發展也將帶來歷史性的機遇。目前,中國環境形勢非常嚴重,在行政力量的推動下,環境工作的開展包括節能減排等各項工作都已經進入到一個相對狹窄的瓶頸區,行政手段邊際效益遞減,要支撐環境市場的進一步發與突破,急需大力引入市場手段,而經濟手段則是市場手段的主力,開征環保稅則是作為核心的經濟手段。
由此可見,環保稅的目的其實很單純,就是要遏制污染日益嚴重的環境。不過,對于環保稅的征收也存在不少質疑聲。“目前,我國稅負水平的確夠高的了,而且國家財政收入每年也都在大幅度增加,開征環保稅存在打著保護環境為幌子增加財政收入的嫌疑。”傳知行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凱平表示,同時,由于層層轉嫁,消費者可能會成為后的買單者。
那么,應該如何確保征收環保稅既能起到實效又不成為群眾普遍負擔呢?
對此,專家建議,首先,要做好稅收立法功課,盡快出臺一部《環境保護稅法》,以保證環保稅的公平與正義。其次,要做好博弈前置功課。再次,要做好減法功課。要對現有收費項目進行清理,該取消的收費一定要“掃地出門”,且有必要在出臺之前對現有的相關稅種進行合并或減免。
稅收研究專家林永亮也表示,在開征環境稅之前,既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定稅基、定稅率、定范圍,還要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和配套措施,盡量減少地方政府的干預,不斷提高稅收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環境稅開征后能真正為減少環境污染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國在征收環境保護稅的過程中,同樣也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予以應用。”盤雨宏說。
2011年10月20日,*發布《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積極推進環保稅費改革,研究開征環境保護稅。
印刷企業的催命稻草?
印刷仿佛注定是會對環境做成傷害,在還未有數碼打稿的時代,印前要經過曬菲林,拼大版、曬版等工序,當中的化學原料,往往成為污染環境的兇手。印刷時,油墨中的化學物質、洗車水以及噪音均會對環境做成*的污染。此次對于環保稅的征收引起了很多業內人士的重視,一些人認為這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進步,值得提倡。同時也有一些人表示了擔憂,畢竟目前印刷企業正處于薄利階段,很多企業舉步維艱,如果再加上環保稅的壓力,很可能會壓垮一批實力不算雄厚的印刷企業。
擺在我們面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我國印刷企業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小。加上金融危機的陰影,紙價的上漲,活源不足等諸多不利因素,環保稅一旦開征,必然又會對印刷企業造成一次*的沖擊。環保稅會否成為壓死印刷企業的后一刻稻草,這取決于國家相關政策調整的幅度和企業自身的生命力。由政府主導的環保稅會危害印刷企業的利潤率。從長遠來看,企業來說要想保持較高的利潤,特別是對于中國印刷企業,只有向內部挖潛,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方可立于不敗之地。
“環保”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不好,企業可能會背上沉重包袱,但如果用好了必會增加企業效益。印刷企業可以通過廢紙回收和印版再生,其它廢棄物集中處理并循環利用,即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又降低了成本。同時有了“環保”的標簽,可以爭取到很多大的訂單,同時彰顯了一個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的擔當,增加了社會認可度。
總之,無論環保稅的征收會在印刷界掀起怎樣的波瀾,我們印企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在今后環保是一種必然,那么就讓我們及早著手,打有準備之杖。
環保稅面臨哪些難題?
理論上環保稅的對象應包括四個方面:部分是污染排放,建立在污染排放量的基礎之上,可以從排污收費轉化,相當于費改稅;第二部分是污染產品,對一些有潛在污染的產品,或者一次性消費的資源產品,進行征稅;第三部分是生態保護稅,如一些地方的礦產資源開發涉及生態破壞的問題,應開征生態補償稅;第四部分是碳排放。然而,開征初期的環保稅可能難以同時實現上述要求。依照當年課題小組報送的環保稅實施方案,以排污收費整體轉為環保稅的做法為簡單利于實施。
稅收的作用無外乎兩點,收入和調控。我國從1978年開始實行排污收費制度,到去年,征收規模每年依然不足200億,僅相當于當年財政收入的1/4000。由于現有排污費規模過小,收入功能基本可以忽略,而另一方面,環境稅開征之初不可能達到高稅率,這就很難威懾污染企業,想指望其發揮調控拉動功能的確不現實。
指望單一稅種改變環保整體面貌確實不太可能,要更好地發揮環保稅在遏制污染上的作用,既需要環保稅制度的合理設計,也需要多種環境政策手段協同作戰。同時,嚴格的排放標準、環保部門強有力的監管,都成為保障環保稅起效的重要環節。
會不會增加企業負擔?
2007年,環保稅進入研究階段,當時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與現在有很大不同。“這樣的形勢之下,一個新稅種的出臺當然要慎之又慎。”馬中認為,由于總量非常小,稅負低,環保稅的開征并不會對企業造成實質沖擊,只是對企業心理上的影響有可能放大成社會影響,值得預防和警惕。
*,無論基于中國是當前世界上排放大國的現實,還是哥本哈根會議中國政府做出有關減排的莊嚴承諾(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之2005年減少40%-45%),在近十幾年中,隨著減排壓力逐漸加大,人們對環境保護稅的期盼逐漸強烈。
開征環保稅,不僅將對國內的環保事業帶來*的利好,對整個環境產業的發展也將帶來歷史性的機遇。目前,中國環境形勢非常嚴重,在行政力量的推動下,環境工作的開展包括節能減排等各項工作都已經進入到一個相對狹窄的瓶頸區,行政手段邊際效益遞減,要支撐環境市場的進一步發與突破,急需大力引入市場手段,而經濟手段則是市場手段的主力,開征環保稅則是作為核心的經濟手段。
由此可見,環保稅的目的其實很單純,就是要遏制污染日益嚴重的環境。不過,對于環保稅的征收也存在不少質疑聲。“目前,我國稅負水平的確夠高的了,而且國家財政收入每年也都在大幅度增加,開征環保稅存在打著保護環境為幌子增加財政收入的嫌疑。”傳知行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凱平表示,同時,由于層層轉嫁,消費者可能會成為后的買單者。
那么,應該如何確保征收環保稅既能起到實效又不成為群眾普遍負擔呢?
對此,專家建議,首先,要做好稅收立法功課,盡快出臺一部《環境保護稅法》,以保證環保稅的公平與正義。其次,要做好博弈前置功課。再次,要做好減法功課。要對現有收費項目進行清理,該取消的收費一定要“掃地出門”,且有必要在出臺之前對現有的相關稅種進行合并或減免。
稅收研究專家林永亮也表示,在開征環境稅之前,既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定稅基、定稅率、定范圍,還要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和配套措施,盡量減少地方政府的干預,不斷提高稅收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環境稅開征后能真正為減少環境污染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國在征收環境保護稅的過程中,同樣也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予以應用。”盤雨宏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印后增效 | 讓民俗風情“躍然紙上“!柯尼卡美能達3D數字增效助力印企零制版實現浮雕燙金
兩臺柯尼卡美能達數字印刷明星產品的強強聯手不僅確保了印品在緊迫交期內順利交付更通過絢麗的色彩表現和獨特的工藝效果為讀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震撼與節日情感共鳴!- 2025-07-25 14:58:15
- 10706
-
新消費時代的破局之道:柯尼卡美能達賦能印企,共塑情感與場景價值
柯尼卡美能達構建了從文件處理、數字印刷、工作流程、色彩管理、數據診斷到印后加工的全流程數字化解決方案,可助力印企用戶實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智能化生產轉型。- 2025-07-21 14:46:20
- 1538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